我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类型与推进路径初探
作者:源中瑞 发布时间:2022-09-27 15:15:39 浏览量:748城市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承载空间,其数字经济发展状况客观体现了我国数字经济的建设水平。在政策的引导下,各城市纷纷将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百花齐放。从数字基础设施、数据资源要素、数字技术产业、数字融合应用、数字经济治理等维度,可将城市数字经济分为综合型、特色型、潜力型三类。我国大部分城市属于潜力型城市,亟待挖潜释放数字经济新动能,本文提出潜力型城市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三条路径。
综合型城市全面领先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综合型城市数字经济占GDP比重高,数字经济体量全国领先,具备丰富的数字人才、数字技术资源优势,数字基础设施完备、政策配套完善、数字经济带动作用明显,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起到引领作用。例如,北京市2021年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1.6万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为40.4%,持续领跑全国;数字经济高端人才汇聚北京,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4.3万件;高标准建设了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推动数字经济全产业链开放;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地方立法,全面推动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特色型城市聚焦突破
特色型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特色鲜明,在数字基础设施、数据资源要素、数字技术产业、数字融合应用中的个别维度有明显优势,进而带动城市产业突破性发展,区域领头羊效应明显,对我国数字经济整体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根据创新、产业、资源、设施、区位等优势,特色型城市又分为特色产业集群驱动型、数字友好型、资源驱动型、区域优势驱动型和创新要素驱动型。
创新要素驱动型城市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线,依托高校等资源,引入数字经济相关实验室,培育创新产业集群,着力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例如南京市积极构建自主创新政策体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产业集群,在数字经济方面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24项,居全国第二,软件和信息服务、智能电网入选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集群强链实现新提升。
特色产业集群驱动型城市在某一行业形成了地域集聚和规模经济,该类城市注重与周边省市协同发展,持续在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例如山东淄博市创新实施新材料、智能装备、新医药、电子信息“四强”产业攀登计划,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数据通道,推动工业新旧动能转换,跻身全国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资源驱动型城市立足资源禀赋优势,以加快原有技术改造和加速新技术应用为手段,通过创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实现资源型城市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例如河南鹤壁市依托现有的煤炭资源优势,聚焦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四化”改革,推进数字化煤场、煤炭智慧仓储物流建设,拉长做优煤炭产业链,推动煤炭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数字友好型城市具有较好的气候、交通、能源、区位优势,抓住国家大数据战略政策窗口期,依托数据中心培育大数据产业集群,积极承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非实时算力需求,服务“东数西算”工程。例如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将云计算、大数据产业作为大力引进和重点扶持的战略性产业与支柱产业加以培育,推动数据中心、服务外包、大数据应用等产业协同发展,完善和延伸大数据产业链,促进数据与产业全面融合。
区域优势驱动型城市发挥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承接一线城市大数据等产业外溢红利,推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培育新动力、形成新优势。例如浙江衢州市位于浙闽赣皖四省交界,利用区位优势积极开展“双招双引”专项攻坚,以变革之力推进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先后在杭州、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设立“反向飞地”,集聚数字经济产业创新专家和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实现资源互补、互利共赢。
立足优势发挥潜力促进城市数字经济发展
除综合型、特色型城市之外,我国大部分城市均属于潜力型城市,该类城市可发挥固有传统行业优势、自然资源禀赋或区位优势,大力引进人才提升创新能力,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数字经济企业,增强城市能级和辐射能力。
立足本地优势,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走传统产业动能激活之路。一是立足能源优势,把握国家“东数西算”机遇,积极面向全国承接并提供数据备份供应、算力供应和生态数据供应等后台加工、存储备份等非实时算力服务。二是立足本地特色产业优势,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和模式,激活产业传统动能,将现有产业环节和价值环节进行数字化提升,推动其融入区域核心产业链或形成材料链、配套链,以点带面,形成区域性的数字经济竞争点。三是立足生态优势,以生态保护为前提,探索互联网﹢生态经济的价值创造路径,形成生态农林、生态旅游、生态工业、生态文化等领域数字化齐升级的发展态势,开辟生态产业数字化发展的新空间。
坚持创新驱动,以应用市场换产业,走场景开放带动之路。一是加大对数字经济关键领域、重点平台、重大项目以及各类试点示范的扶持力度,积极开展引智引才工作,通过引进培育孵化载体、组建创新联合体、搭建新型研发平台等方式,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二是深化“以应用换项目,以市场换产业”的发展模式,在生产、生活、治理等各个数字化转型领域,挖掘硬需求,通过发布场景开放清单,吸引数字经济领军企业为地区发展注入动力,助力本地资源和要素站上风口,让业务、项目聚变成为团队、企业乃至产业、集群。
坚持深化协同发展,积极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走要素梯队承接之路。一是紧抓长三角一体化、数字湾区建设、中部崛起、西部开发等战略机遇,主动融入中心城市数字产业梯度转移,积极嵌入区域数字经济产业分工与配套体系,不断提高供给体系与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二是虚实结合推进产业协同和资源共享,深化“总部﹢基地”“研发﹢生产”“飞地经济”合作模式,探索打造虚拟合作园、虚拟众创空间,尝试离岸项目加速、异地人才集聚等方式,加快引流数字时代优质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