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刷卡”低调布局O2O
作者:源中瑞科技 发布时间:2018-06-27 16:40:13 浏览量:3057自上周开始,微信新版钱包模块中“静悄悄”地新增一项“刷卡”功能,似乎有意与此前苹果公司新品发布会上引起IT界轩然大波的Apple Pay遥相呼应。尽管腾讯旗下的微信团队并没有以官方公告形式正式对外公布,也并不打算借此来引起市场对扫码支付的过多关注,但坊间却早已对企鹅帝国攻占 移动支付领域市场、布局O2O领域的战略野心津津乐道。
实际上,微信“刷卡”功能上线也被业内视为腾讯有意绕开央行暂停扫描二维码支付 的规定,进行“反扫”模式创新。无独有偶,微信也在前不久取消申请介入支付的所有类目商家所需缴纳的2万元保证金,以刺激更多商户进驻微信电商生态圈。有 分析认为,微信“刷卡”功能打通,除了与阿里支付宝进行同台竞争外,还将整合其社交和线上数据优势,通过跟踪线下购买支付行为进行大数据整合,并在未来打造社区型银行提供丰富信用基础。
不过,仅从微信电商战略的目前环境看,培育用户消费习惯难度大、移动支付政策不明朗、外围运营体系不完善等诸多硬伤,也可能令腾讯的宏伟蓝图举步维艰。 擅长社交与游戏的腾讯能否借助微信移动支付功能,真正打通O2O渠道,布局线上线下资源,在分割电商市场的蛋糕同时,完成其大金融帝国理想,仍然面临着多 重考验。
微信“刷卡”抢占反扫模式
9月15日,最新版本微信应用钱包功能中新增 刷卡功能,引发商家和用户们无限猜想。打开微信钱包应用,新增的“刷卡”居中显示,与“转账”和“钱包”两个功能并列。点开应用后,首先通过支付认证授 权,随后再点其刷卡页面,就会出现一个条形码和二维码扫码页面。这意味着,经过微信支付认证的商户,可以直接通过带有扫码功能的POS机或其他扫描设备来 扫描这两个条码,完成整个消费支付交易。
相比此前扫码的主读模式,此次由微信刷卡、商家扫码的“反扫模式”安全性相对更高一些。据了解,为保证支付过程中的安全,这些码会像动态密码一样,每分钟自动更新。可以用手指在条码上滑动,也可以手动更新它们。相比支付宝“转账”中的“付款码”,微信之间的转账付款仅限于个人之间进行扫描,如果使用另一台手机的微信直接扫描这个刷卡码,只会识别出二维码代表的数字。
根据刷卡页面显示,首批支持微信刷卡功能的商铺包括天虹、DQ等9家连锁商店,后续微信与其合作的商家范围是否会迅速扩大,目前仍未明朗化。据熟悉二维 码支付业务的人士分析,微信刷卡普及与腾讯将其线下商户资源O2O化绑定程度密切相关,此前普及二维码支付过程中,往往需要地面军团进行普及、商家线下培 训,后期人工维护成本非常高,如何占据最多市场领域份额,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微信“刷卡”的前途。
实际上,对“刷卡”功能的探索无疑也是此前二维码支付正扫模式被央行发文暂停之后微信所做的一个“迂回战术”。相关消息透露,自银联在 其线下商户和收单体系的基础上研发二维码支付反扫模式之后,腾讯和阿里就已经陆续开始布局二维码反扫模式的商业应用,双方早在今年6月份就已经开始布局线 下二维码反扫模式的商户,微信“刷卡”功能早在两个月前已经完成,并在内部测试使用,而手机支付宝目前也已经开始上线二维码支付反扫功能。
从O2O生态圈到大金融战略
一直以来,腾讯在电商及O2O领域的布局被视为相距阿里电商帝国甚远,此番借助“刷卡”功能的低调潜行,看似不经意的功能升级,却也充分显示着微信团队 借用小而美模式创新逆袭这一场移动支付战役的野心,从而为下一步打通线上线下资源整合,构建围绕腾讯系各类平台的O2O生态圈做好铺垫。
无论是腾讯还是阿里,在移动支付端大力布局,早已显示出大佬在借助手机支付市场吸引资金和用户资源,为旗下金融业务的拓展进行铺垫战略意图。而在这方 面,腾讯将利用社交资源积累的用户黏度优势来配合用户支付习惯,从而打造出腾讯式O2O服务生态。目前来看,腾讯除了移动支付本身之外,线上部分连接已入 局的有京东、58同城、大众点评等企业,加上已经开始启动的微信电商,使其线上应用场景日益多元化,这也为移动支付提供可拓展的市场领域。
尽管功能上线时间并不长,但不少业界测评者对微信“刷卡”前景十分看好,“移动支付只是第一步,如果刷卡能够顺利实现渠道间整合的话,以腾讯强大的社交 平台能力,一定可以通过收集和记录用户在线下购买的支付行为及消费习惯,进行大数据集结,实现以支付为依托的CRM管理。”有圈内人士对腾讯可能在O2O 领域和大数据布局战略进行了剖析。在易观国际分析师李烨看来,微信具有极强的用户关系管理功能,通过微信,用户信息流和资金流形成闭环,可以直接做CRM 服务和客户营销。与此同时,微信也可以通过智慧生活解决方案,提供支付结算、售后服务、社交推广等整套闭环式的移动解决方案。
除了构建 O2O生态外,腾讯主动出击二维码反扫模式、竞争移动支付市场领域,也引出外围对其可能加快在金融领域布局的大胆猜想。今年7月,银监会宣布已正式批准三 家民营银行的筹建,以主打消费金融的腾讯微众银行进驻首批名单之中。而早在去年11月的“三马论战”上,马化腾也提出数据的价值可以计算出用户信用和人品 排名。若按照业内畅想,未来大部分银行网点和后台小时,专注社交、数据和金融结合的腾讯银行将可能在社区银行体系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
社交与电商的悖论与硬伤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尽管对于新上线的“刷卡”功能,各界人士存在诸多猜测和想象,也引发对腾讯在移动支付和O2O方面布局能力进行深度透视。但有 观点认为,无论是微信红包还是微店,腾讯利用可迅速复制的病毒式传播产品和场景设计,获得诸多拥趸,也顺利将社交资源与线下商铺资源进行对接,但两者之间 的融合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
一方面,起步于社交工具的微信专注在朋友圈之间的信息沟通,其商业模式及变现路径的探索始终成为微信团队的 重点命题,令社交圈切入电商圈,很可能在过度激进的商业化之后失去微信平台原始本质,此前微博广告横飞、产品漫天的状态也令不少粉丝纷纷离场,微信势必也 需要吸取前车之鉴。不少微信用户反映,如果朋友圈出现电商行为进行产品推介或者广告软文泛滥,很容易被取消关注或拉黑,这种行为模式也反映着微信天然的社 交生态与电商之间的冲突。当然,目前腾讯仅在手机用户对微信的粘度上来进行个人移动金融领域的应用服务,还未完全波及用户之间的行为,这也是其谨慎所在。
另一方面,面对以电商起家的强劲对手——阿里,无论是用户在移动支付上对淘宝及相关支付应用中长期形成的习惯,还是阿里本身具备的信息、资金和物流多渠道运营环境,仅是APP微信团队能否承受电商之重,恐怕并不乐观。除此之外,移动支付的安全性仍然饱受争议,监管态度不明朗也将成为微信布局二维码支付市场的不确定因素。据一位接近银联的相关人士透露,目前微信和支付宝都在布局二维码正扫和反扫的模式,市场还处于圈地阶段,但此前暂停文件也显示出监管层的谨慎,支付宝是在多年后得到央行发放的第三方支付牌照,有些互联网企业的金融创新也是游走在监管的边缘,一旦安全因素不可控,就会被随时停止。
目前,微信“刷卡”功能仍处于试水阶段,其中商户合作细节、收费和准入标准均未公开,其合作的商户也有限,腾讯如何利用自身优势抢夺移动支付市场、布局 未来O2O和金融领域,仍需拭目以待。能够确定的是,在智能手机和微信应用渗透个人行为的当下,互联网化方式取代现金支付和交易的生活其实早已向我们走来。
推荐阅读